一点感悟 ——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活动
来源:
凤冈二小
日期:2018-10-30 16:07:00
点击:12887
属于:教海探航
十月,一个收获的季节。秋雨绵绵,夹带着一丝微凉。
10月20-21日,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,我有幸参加了“新时代——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活动”。这次活动阵容庞大,名师云集。在这两天里,聆听了全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华应龙,易博,高丛林,邱艳萍,吴铎,黄爱华6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例和讲座。他们扎实的文化底蕴,新颖的教学设计,清晰的教学思路,灵活的教学方法,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都让人耳目一新。在这次活动中,我深深体会到“走出去,就会有收获”。
华应龙教授给我们带来一堂精彩有趣的示范课——《我不是笨小孩》。课堂开始就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,在学生束手无策时,引导学生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,弄清题意。用“投石问路”的方法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,从而找到解题方法。真正体现了最成功的课堂是看到学生的厉害,学生厉害的背后能看到老师的功夫。
易博老师展示的《植树问题》课例,以幽默、灵动、大气的教育风格,简洁、平实的教育过程,引导学生读题、弄清题意,引导画图,列出算式。用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,启发学生思维。通过这节课,易老师告诉我们数学学习学会画图比背公式重要,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画图更重要。
高丛林老师上的《角的初步认识》,设计新颖,充满童趣,以卡通画本爱心公主找玩伴展开教学,课堂思路清晰,从图形中的角——生活中的角——数学中的角,一一呈现,顺应儿童主动学习的意愿,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。
吴铎老师的示范课《条形统计图》层次分明,从信息怎么收集、整理、表述到分析、决策;从文字、表格到条形统计图,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。通过学生动手画图、制作等活动,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据分析方法及作出的决策。
邱艳萍老师《分数的意义》一课课堂内容充实高效,有趣味,充分体现了数学不是枯燥的,而是跳动的音符。
黄爱华老师《比的认识》从生活实例入手,引领学生进入“比”这个领域。用一种近乎“聊天的模式”探讨“什么是比”,“比有什么用”。宽松的课堂气氛,清缓的语言,灵动创新的课堂,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。
同时,易博的《读懂儿童,读懂数学》,邱艳萍的《数学是跳动的音符》,高丛林的《化错教育:顺应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智慧》。华应龙的《我本是笨小孩》,黄爱华的《教材文本研读与教学设计》等各师讲座,内涵丰富,既有前沿的教学理念,又有新颖的教学方法,都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,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“错”,真正做到教学学习不是老师讲明白的,而是学生自己想明白的。( 黄美英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