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冈镇第二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简史
一、学校简介:
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第二小学位于宜黄县城南面,与宜河隔山毗邻。学校前身为清光绪1905年春由著名佛学教育家欧阳竞无先生创办的“正志学堂”,始建于欧阳宗祠,是宜黄县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。在民国初更名为私立正志小学。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凤干完小,文革前更名为凤二小,文革期间更名为池南“五•七”小学,文革后更名为凤干“五•七”学校,附设初中班和高中班。1980年下半年将凤干“五•七”学校分开成立了城南中学和城南中心小学,城南中心小学的校址设在宜黄县南门路60号,于2001年11月撤乡并镇更名为宜黄县凤冈镇第二小学,一直延用至今。在2010年秋季由于县三中(原城南中学)搬迁,学校整体搬迁至县三中原址(宜黄县凤冈镇南门路52号)。
学校主要负责池南村、县城西马路104号以南(含104号、日升小区等)、南门路13号以南、沿江路100号以南等区域的招生及仙三都村、大鹿村、澄源村、马停桥村、龙和村、新斜村、东排村、龙井村、官仓村、陈坊村等村的中、高年级学生招生。学校划分为四个区域:主教学区、教师生活区、学生生活区、原凤二小旧部。主教学区依山而筑,势高而姿雄,似凤凰展翅欲飞。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潮流,学校的规模不断壮大,办学条件、师资力量逐渐雄厚,已跻身本县一流小学的行列。
学校一至六共开设25个教学班,现有在校学生1393人。小学新生入学率100%,巩固率100%,三类残疾入学率100%。
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15023平方米,生均10.78平方米;校舍建筑面积4596平方米,生均3.30平方米。运动场面积5929平方米,生均4.26平方米。
学校专任教师总数74人,师生比为1:18.8,均达中师以上合格学历,其中取得本科学历27人,取得专科学历34人。中师13人,小学特高级教师3人。
百年小学生生不息、桃李满天下,得益于一批批志存高远、毕生勤勉的志士贤达。历任校长敬业乐群,延揽名师,无数教师严谨治学,爱生如子,春风化雨,陶铸群英。深厚的文化底蕴,先进的教育思想,严谨的教风学风,使得凤冈镇第二小学这棵宜黄教育园地的小树苗逐渐枝繁叶茂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长期以来,我校拥有以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,他们立足教育教学实际,勤奋耕耘,不断创新,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。
二、学校发展历史:
1.学校原所在城南乡基本情况:
凤冈二小所在地为原宜黄县城南乡,该乡地处县城南大门,方圆150多平方公里,是个半平原半山区地带。全乡有11个村74个村民小组,分散在宜黄河上有的东西两侧。河的东面有:仙三都、大鹿、澄源三个村,河的西面有:池南、马停桥、龙和、东排、新斜、龙井、官仓、陈坊等8个村。全乡有2349户,11776人,耕地面积24889亩,历年来盛产稻谷和竹木。解放前交通不便,山区竹木无法调运,粮食亩产还不到250斤,人民生活贫困落后。1949年解放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,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,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村村通汽车,山区竹木得以调运,支援了祖国建设,也改善了人民生活,同时,粮食亩产过千斤,人平均收入达400多元。人民不但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,不少农民还盖了新房,购买了电视机、收录机、缝纫机、电风扇、自行车等高档商品。
2.解放前学校分布概况:
清朝年间1905年春由欧阳竟无先生创办了“正志学校”,建在欧阳宗祠。自民国起到解放前夕,城南乡有国立保学八所:即澄源保学、大鹿保学、横街上保学、太和保学、对龙保学、梅园保学、龙井保学、五坊排保学和私立正志保学。还有不巩固的办办停停的私塾:龙源、胥坊沙下、坪家山、丘田、东坑、茶山、严桥、桂山、高坪、江坊、罗家、王家、东湖、仓前、下坪、塅上、西排、邹家、麻庄、喻源、反脑等地都曾办过私塾,每年在校学生全乡还不到300人。
3.解放后学校分布发展情况:
1949年解放后成立乡人民政府,接受了国民党伪政府原办的学校。原乡私立正志小学改为凤冈完小,文革前改为凤二小,文革期间又改为池南“五·七”小学。文革后改为凤冈“五·七”学校,附设初中班和高中班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1980年下半年将凤冈“五·七”学校分开办:即城南初中和城南中心小学。11个大队小学均改为村完小,生产队办学均改称民办小学。
1980年分开后的城南初中有10个教学班,学生507人。城南中心小学有10个教学班,学生511人。
1980年创办了凤冈公社中心幼儿园,即现在的城南中心幼儿园,现有二个教学班,入园幼儿57人。
现在11所村完小在校学生一千多人。并且有龙源、胥坊、沙下、坪家山、丘田、东坑、茶山、严桥、桂山、新建、下坊、涂塘、鸟坪、江坊、对家坳、罗家、王家、刘家、楼下、东湖、苳家、茶付塅、刘坛寺、仓前、横坑、下坪、塅上、西排、邹家、麻庄、和平、喻源、反脑34个村小组创办了民办小学,在校学生一千多人。
解放初期各村都办起了农民扫盲夜校班,知道1983年已基本实现无盲乡。1984年开始各村不仅坚持办扫盲班,还有高小班、初中班、农技班,夜校学员达400多人。
4.师资队伍发展情况:
自民国知道解放前夕,全乡有国立保学教师9人,私塾教师20多人,一般老师都是高小或初中文化程度,个别老师也只有简师毕业生水平。全乡现有公办教师78人,其中公办中学教师32人,公办小学教师46人,并还有民办教师96人,民办幼儿园教师14人,民办职员4人,民办教职工总达196人。现任教师具有大专水平的占教师总人数的5%,具有中师水平的占70%,不及中师文化程度的占20%,不及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%。现任教师中共产党员占教师总人数的10%以上,共青团员占20%以上,教育工会会员公办教师占95%以上。
5.办学经费情况:
解放前国立保学办学经费主要靠收保学谷开支。私立私塾办学经费主要由家长自筹自负。解放后公办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县财政拨款,民办学校经费主要由家长负担,谁上学谁出钱。人民公社化后,民办学校经费主要由大队(村)集体负担,国家按民办教师的人数拨给一定的民办补助费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公办学校经费主要由国家县财政按定额包干,民办小学办学经费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,由乡统筹为主,国拨民办补助为辅的办法。1985年全乡办学经费来源及开支情况:
(一)收入:
(1)国拨教育事业包干费15万元(包括中、小学在内);
(2)由乡统筹6万余元;
(3)发动乡属乡办单位群众集资约2万余元;
(4)学生交学杂费约1.5万元。
(二)开支:
(1)国拨教育事业包干费主要开支国家教师的工资及民办教师的补助费;
(2)乡统筹的经费主要用于民办教师发放工资及办公费用;
(3)集资经费主要用于学校修建设备开支;
(4)学生的学杂费收入用于办公费及学生的水电开支;
(5)解放前教师的人平每月工资为壹担谷,价值约15至20元。解放后公办教师平均每人每月工资约50元,民办教师平均每人每月约40元。
6.教师体制管理的情况:
解放初,乡人民政府设有文教助理主管教育工作,学校由校长负责具体管理。人民公社化后,由公社副书记兼文教书记主管教育,公社所在地完小校长协助公社领导和管理学校。文化大革命期间,公社成立了教育革命委员会,由公社主任和学校校长具体领导和管理学校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撤销了教育革命委员会,仍有公社副书记兼管教育工作,恢复公社所在地办中心小学,由乡中心小学校长主持全社学区教育工作。1986年乡政府成立乡教育委员会,下设办公室,具体领导和管理全乡的教育工作。
7.解放后教育大事记要:
(1)1949年党和政府顺利地接受了伪政府遗留下来的旧学校,旧教职员,稳定和巩固了已有的教育事业。
(2)解放初期学校都办在旧祠堂里,旧庙里,没有一所像样的校舍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至目前,村村都新建了校舍,改善了办学条件。
(3)1983年冬经县文教局工作组检查验收,已基本实现无盲乡。
(4)1985年春经县妇联检查验收,全乡已实现村村办幼儿园。
(5)1986年秋经县、地普教检查验收,全乡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。
(6)1986年城南中学应届毕业生2个班69名毕业生100%升学。(其中高中35人,中师23人,中专6人,技校5人。)
(7)1984年城南中心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许书平被评为省优秀班
主任。
(8)1985年城南中学教导主任黄金荣在教改中首创“预习、设疑、解难、讨论”四步教学法,受到县、地、省奖励。
8.城南乡较有名望的人物:
陈荣秋:鹰潭林木防腐工程师(仙三都人)
唐甲庚:南昌市东湖区小学校长,著有《小学数学教学参考用书》,多次回家乡讲学(龙井人)。